本文目录一览:
微信的聊天记录会被腾讯监控吗?
现实中,我们会发现,今天刚刚和同事或者朋友在微信上聊了一下家电,结果朋友圈或者头条、淘宝这些平台上马上就会有类似相关的产品推荐,说没被监控,估计大家都不相信。
其实严格来说,这个不算是监控,因为这个是我们授权的,目前我们安装APP基本上都会有提示说要求你同意授权读取通讯录、信息等等,如果未授权常常无法使用这个APP,而一旦你授权,这些APP就有权读取你的记录,包括你的浏览记录、操作记录等等,所以每次我们在百度上搜索什么产品或者在微信上聊相关产品等等,下次打开其他有推广的APP,这些APP就会根据你的记录推荐相关的产品(并非直接说读取你的微信内容,估计微信也不允许,而是你输入法输入时,它就能读取到输入的记录),这是我们授权的,不算被监控,除非你不打算使用这个APP了。
微信会不会监控我们的所有信息?
只是推荐关键字的商品信息之类的影响较小,但是我们常常在微信上聊及诸多隐私,这些有没有被微信记录才是最严重。这方面不仅仅是我们个人臆想,连大企业的老板也都这么认为,在2018年珠海正和岛新年论坛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 现在的人全都透明了,没有任何的隐私和信息的安全。 比如我们的电话、微信,我心里在想,马化腾他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得,随便看 。
不过对于李书福的说法,腾讯的高管立马否认,并且在当天发了一份声明,说腾讯没有权限,也没有理由去“看你的微信”,对监控一事完全否决。
但是这个回应并没有人相信,因为微信随意盗用客户的资料是马化腾自己曾经承认过的,在2017年12月6日的全球财富论坛上,马化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腾讯通过十亿张照片的大数据,已掌握几乎每个中国人的长相变化,能预测未来样貌 。
试问腾讯如果不读取用户的上传资料,又如何得知用户的照片?所以说腾讯的回应只是一个遮羞布而已,特别对于竞争对手,决定是腾讯的重点监控对象,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企业内部要独立在开发一个办公系统及聊天软件的原因,因为涉及商业机密的,通过微信来沟通交流,可能今天说完,明天就被别人抢先一步了。
总结
在中国,这个基本是每个人都没法避免的一个问题,APP要想使用,你就必须授权给他读取的记录,其他的APP还仅仅只是读取,而微信这类社交是完全可以记录下来甚至打包上传,在国内,没啥隐私可言,大数据杀熟就是最好的解释。
微信会监控用户所有聊天内容吗?
微信作为一款国民级社交应用,它的“一举一动”总是备受关注,特别是如今用户隐私防护意识提升的当下,对其信息安全问题更为在意。然而一方面是腾讯的回应“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也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另一方面却也是用户的质疑声不断。大数据可能比你自己还了解自己。与朋友聊雪糕,朋友圈出现了冰激凌的推广广告?聊天说自己想练习书法,广告界面会推荐字帖给你?许多人产生了一个大大的疑问,究竟聊天内容是不是被监控了?既然微信不读取聊天内容,又是怎么统计表情使用画像?其实日常的网络体验过程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可能都会成为“分析的对象”。简单说来,在某些应用注册登记的信息、浏览记录、互动内容…这些可能都会统统被记下来,然后变成了一个个的标签,通过模型和算法,你的用户画像被构建出来。
画像和模型其实也不难理解,通过运用模型和算法这类的技术手段,大数据能找到和你一样的人(标签),意向和精准进行推荐。这些往往比“自己还了解自己”。微信不会主动监控用户隐私,但其有权限配合调用微信官方团队有过明确表示,聊天内容不在服务器端存留,仅在用户终端设备上保留。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也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那又有所质疑的是,微信又是基于什么统计表情使用画像?微信表情的数据或是根据表情面板内不同表情的点击频次所得,但不涉及任何具体用户隐私行为和内容。毕竟在尊重和保护用户隐私方面,微信一直都有其坚守的原则。即便是一些统计,也是要经过技术的脱敏去处理的。但是,即便说来微信不会监控用户的隐私,但其有权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审查。但用户隐私始终是有边界的,用户的隐私是一定不能碰,除非是必要的配合工作。
即便如此,信息安全问题仍值得刻意关注。上面所阐述的,微信是有技术手段实现监控的,但它不会那样做也没有必要。反而是一些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在想方设法来非法监控他人隐私。实现手段是通过一些所谓的商业监控APP。简单说来就是一种间谍类手机跟踪应用程序,用于跟踪及记录目标人员在该手机设备上的任何操作。诸如短信、通话、邮件、微信聊天等可能都被曝光得一览无余。这是不合理也是不被允许的。
在担心用户隐私信息安全的同时,也要明白“有能力”和“有没有”始终是两码事,企业的价值导向促使了它们高度重视用户隐私的问题,不去涉及到用户相互之间的聊天内容。
微信聊天记录删除,公安机关能查到嘛?
公安系统能查微信聊天记录。但是正常情况下是不会查询微信用户的微信聊天记录信息的。在因有办案需要时,经过领导审批同意后,会查询用户的微信信息记录,但也要履行保护隐私的义务。
法律依据:
1.根据《宪法》第四十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侦查人员认为需要扣押犯罪嫌疑人的邮件、电报的时候,经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批准,即可通知邮电机关将有关的邮件、电报检交扣押。 不需要继续扣押的时候,应即通知邮电机关。